市中華文化學院2021年度首場報告會開講
新聞來源:原創文章
作者:黎園
發布日期:2021年05月14日
點擊次數:2072
字體大小
字體大小


5月14日,受市中華文化學院(社會主義學院)邀請,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劉玉堂以“追尋楚脈”為題,為該院作2021年度首場專題報告會,在漢港澳臺僑人士代表、武漢市新進統戰干部暨黨史統戰史學習培訓班全體學員、省市中華文化學院教職員工等40余人現場聆聽了報告。
劉玉堂研究員以“楚脈”的闡釋為切入點,從“篳路藍縷”的進取精神、“大象無形”的開放氣度、“一鳴驚人”的創新意識、“上善若水”的和諧理念、“九死未悔”的愛國情結和“一諾千金”的誠信品格六個方面對楚文化的精神根脈作了系統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
講座中,劉玉堂研究員深入淺出、妙語連珠,將這些精神出處的歷史典故娓娓道來。他從楚國國土由小變大、楚國國力由弱變強、楚國社會地位由低變高三個方面詮釋了“篳路藍縷”進取精神的實質,并通過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八次引用“篳路藍縷”的不同場合,揭示出其對于實現新的奮斗目標的時代意義;他從楚王失弓、楚王得弓的典故引出楚國“大象無形”的開放氣度,從楚國的青銅編鐘、絲綢工藝、漆器制造解析“一鳴驚人”的創新意識,用楚國止戈為武的典故印證“上善若水”的和諧理念,講述屈原和楚國將士“九死未悔”的愛國情結、季布“一諾千金”的誠信品格,借古論今,發人深省,收獲了熱烈的掌聲。
報告會后,聽眾紛紛表示,今后要秉持楚人血脈、文脈和根脈,為湖北和武漢的發展匯聚磅礴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