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與智慧人生”高端對話走進華中師范大學


--市中華文化學院邀請熊鐵基等3位名家為港澳臺青年學生作中華文化自信輔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span>
2019年9月9日上午,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中華文化學院、武漢市中華文化學院在華中師范大學科學會堂舉辦“走進華師·中華文化與智慧人生”嘉賓電視高端對話,特邀熊鐵基、馬敏、邱紫華三位國內著名教授圍繞如何闡釋中華文化的獨特價值和精神內涵?如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展開交流。
三位學者回憶了自己與傳統文化結緣的歷程和對人生的影響。著名歷史學家熊鐵基教授提出最初是從《三字經》中接受啟蒙并受其影響,他深研儒釋道思想、精讀馬克思主義著作,中華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信仰在他身上打下了很深的印記。著名歷史學家馬敏教授高中時代就看過很多儒學著作,“我在四川涼山那邊當過幾年知青,條件非常艱苦,我常在心里默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等句子,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鼓舞著我一路堅持走下去?!比A師大文學院教授、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邱紫華教授從小有個作家夢,初中語文老師告訴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那時候他背了很多唐詩,深深地被中國文化所吸引?!昂髞砦以趯W習和研究西方文化的過程中,越來越覺得西方所固有的思想體系無法解讀東方美學精神與中華文化價值傳統,甚至西方現代、后現代的很多理論思潮,回過頭來都能從中華文化傳統里面找到基因,并與其相適應融合發展,兼收并蓄、融合創新、和諧中道是中華文化顯著的特征?!闭劦街腥A優秀傳統文化對理想人格塑造時,邱教授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內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以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思想能夠幫助人們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儒家的家國情懷與仁愛精神從個人的“小家”出發,延伸到“大家”乃至整個國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滋養壯大的精神財富。
武漢歐美同學會歸國留學生代表劉慧美與專家教授互動交流
馬敏教授認為,儒釋道三家思想充滿了人生大智慧,“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三者互相補充。 當代社會面臨生態危機、道德危機、價值危機等各種問題,三位學者認為可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精神滋養。馬敏教授倡導四個回歸,即回歸自然、回歸簡約、回歸本分, 回歸本源?!皬母旧险f,就是回到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樹立起高度的中華文化自信和自覺意識,共筑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兩岸同胞血濃于水一家親,廣大港澳臺青年學生表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學習中華文化,宣傳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
華中師范大學2019級文學院中國語言學專業香港學生王海博與專家教授互動
華中師范大學校長趙凌云、湖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中華文化學院(省社會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陳昌宏、九三學社武漢市委員會主委、市政協副主席、市中華文化學院(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梁鳴、省中華文化學院(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楊震、民建武漢市委員會專職副主委李海波、市中華文化學院(市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徐輝、吳永保出席活動。華中師范大學港澳臺2019級本科新生,市民建成員代表,市委臺辦及相關臺籍代表人士,武漢海外聯誼會、武漢歐美同學會出國歸國留學生、港澳臺僑代表人士,華中師范大學學工部、港澳臺辦等相關機構負責人及老師,省、市中華文化學院干部職工共計150余人參加。